毗鄰廈門島地理中心忠侖公園,隱藏于青山綠樹間,作為廈門火炬高新區“一區多園”中唯一一個以生物產業為主題的核心園區以及產學研合作典范,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一直被譽為“中國最漂亮的花園式藥廠”。
如今,這個花園式藥廠的美麗再次升級。2013年12月23日,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公告,北大之路的神經生長因子新生產線已經通過國家2010年新版GMP認證。這條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投資總額上億元的生產線,最大年產量可達到1000萬支,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道化、專用神經生長因子生產線。
“利用一個產品啟動一個市場”,北大之路以神經生長因子為切入點,在不斷做大做強神經損傷治療領域品牌產品的同時,將研發觸角延伸到更廣的領域,打造世界生物醫藥龍頭企業,為廈門乃至全省、全國的生物醫藥事業開辟新路徑。
生產線全新升級
“與舊生產線比較,準備車間最大的變化在于采用了自動化的配液系統。”在北大之路的新生產線廠房中,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
透過生產車間的玻璃,一排排整齊的機器展示在記者面前,該生產線是全世界最大的管道化、專用神經生長因子生產線,年產量達千萬支。全面升級的生產線不僅使神經生長因子的產量大幅增長,而且實現了管道化輸送、自動補水稱重定容及在線清潔滅菌等過程的自動化,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大大增強了藥品生產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新生產線投用后,我們的年產值預計將從原來的6億元,提高至20億元。”北大之路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生產線的建成投用不僅預示著企業市場地位的提升,也意味著北大之路將向著“利用一個企業創建一個基地”的目標邁進一步。
作為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六大產業集團中生物制藥核心企業,1998年北大之路成為廈門“9·8”投洽會的首個簽約項目落戶廈門,是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和廈門市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家批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北大之路已成為福建省生物醫藥的龍頭企業,中國生物制藥的前30強。剛剛過去的2013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超4億元,利稅達1.7億元。
潛心打造一個產品
從1998年公司成立,到2001年北大之路神經生長因子榮獲國家一類新藥證書,再到2003年世界上第一支獲中國CFDA正式批準用于臨床的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恩經復上市,多年來,北大之路一直潛心打造一個產品。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全世界一共發現了超過300萬個新的蛋白質和多肽,其中僅10個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這10個中又只有3個成果成為藥物,神經生長因子就是其中之一。北大之路的主要產品——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恩經復NOBEX),也因此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由中國人率先產業化的諾貝爾獎成果。
如果說,強勁的技術支撐,奠定了北大之路發展神經生長因子的基礎,那么巨大的市場需求則讓北大之路的“專一”有了更現實的意義。
2009年底,神經生長因子被列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讓原本昂貴的神經損傷藥物走入了更多尋常百姓家。
北大之路的調查數據顯示,神經生長因子的市場規模已經從2007年的100萬支增長到2013年的930萬支,驟增了近10倍!恩經復作為神經生長因子的第一品牌,市場占有率將有可能超過50%。“目前,神經生長因子的市場年銷售額已經超過十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醫藥市場的‘重磅炸彈藥物’。”以上相關負責人介紹。
創新發展一個產業
如今,北大之路正逐步順應發展趨勢,將產品做深、做透、做大、做強,由“單品路線”向多種產品發展。公司著力于神經生長因子的深度開發和技術改進,開發包括視神經損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老年性癡呆等新適應癥;眼用制劑治療角膜損傷等一系列新劑型;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及無痛神經生長因子等新產品。
創新是北大之路的靈魂,也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用北大之路董事長潘愛華的話說,“北大之路是北京大學‘利用一個產品啟動一個市場、利用一個市場發展一個企業、利用一個企業創建一個基地、利用一個基地推動一個產業’發展中國生物工程產業思路的產物。”
如今,步入高速發展階段的北大之路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上也開始了更為宏偉的規劃。
2012年5月,北大之路與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共同簽署了《發展廈門市海洋與生命科學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北大生物園”建立全球首個生物經濟孵化器,并將“北大生物園”打造成世界生物醫藥的著名基地。
以“小機構、大網絡”和政府導向、市場機制、龍頭整合為思路,以生物經濟孵化器為方法,將全世界新藥研發具有產業化價值的成果為中國所用,利用中國新藥研發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獨特資源優勢,北大之路正通過整合世界資源,建立新藥研發“高速公路”,實現新藥研發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標準。